明永樂風格銅鎏金無量壽佛銅造像 高約:23.5cm
明永樂時期,是中國佛教造像藝術的黃金時代。這一時期的宮廷造像主要由御用監 “佛作” 負責鑄造,專爲皇室禮佛、賞賜西藏宗教領袖及外交饋贈之用,因此在工藝、材質和造型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永樂風格銅鎏金無量壽佛銅造像便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。
從造型來看,無量壽佛作爲佛教中掌管西方極樂世界的佛陀,造像多呈跏趺坐姿,雙手結禪定印託寶瓶,象徵甘露與長壽。其面相飽滿圓潤,眉如彎月,雙眼微垂,目光慈悲柔和,嘴角略帶笑意,盡顯佛陀的莊嚴與慈憫。頭部肉髻高聳,頂部飾寶珠,發髻線條流暢自然。上身着通肩式袈裟,下身着束腰長裙,衣紋線條簡潔流暢,採用 “薩爾納特式” 手法,即衣紋輕薄貼體,仿佛剛從水中撈出,凸顯出佛陀身體的肌肉質感與立體感。衣緣處常以陰刻手法裝飾精美的纏枝花卉紋,細節處盡顯匠心。
在工藝上,永樂風格造像採用失蠟法鑄造,胎體厚重堅實,無砂眼氣泡,鑄造精度極高。表面鎏金工藝堪稱一絕,金水飽滿厚重,色澤金黃燦爛,歷經數百年歲月洗禮仍能保持亮麗的光澤,民間素有 “永樂金” 之稱。造像的背光、底座等配件也多與主像一體鑄造,或採用分體鑄造後精準拼接,嚴絲合縫,展現出當時頂尖的金屬鑄造技藝。
明永樂風格銅鎏金無量壽佛銅造像的稀缺性,首先源於其特殊的歷史背景。永樂時期的宮廷造像本就屬於皇家專屬的高端藝術品,鑄造數量有限,且多用於宗教祭祀和重要外交活動,民間流通極少。隨着時間的推移,歷經朝代更迭、戰亂紛爭、自然災害等多重考驗,大量造像或損毀遺失,或流落海外,能完整保存至今的已如鳳毛麟角。
據不完全統計,明確爲無量壽佛題材的更是稀少。這些造像大多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、臺北故宮博物院、英國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等頂尖機構,私人藏家手中的珍品極爲罕見。每一次有永樂風格無量壽佛造像現身市場,都會被視爲收藏界的重大事件,其稀缺程度可見一斑。
隨着收藏市場的成熟和文化自信的提升,明永樂風格銅鎏金無量壽佛銅造像的市場熱度絲毫未減。越來越多的實力藏家將其視爲收藏體系中的核心標的,而博物館和文化機構對這類珍品的徵集也愈發積極,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供需矛盾。可以預見,在未來的收藏市場中,明永樂風格銅鎏金無量壽佛銅造像將繼續書寫 “一佛難求,天價成交” 的傳奇,成爲跨越時代的藝術瑰寶與收藏神話。
該件藏品目前已被 四川知臻拍賣有限公司徵集到,詳細信息了解藏家鑑賞可以聯系。四川知臻是一家成立於中國樂山,業務遍及200個市場的全球化藝術品居間服務公司,目前公司藝術品職業經理人多達50+。知臻藝術品聚焦全球化藝術品發展,樹立了藝術品行業領先的運營模式典範,年服務全球超過50萬用戶。作爲值得信賴的全球藝術品企業領導者,知臻藝術品助力客戶,把握藝術品變革,構建藝術品徵集銷售一站式平臺。知臻作爲全球領先藝術品平臺企業,秉承“一對一式客戶服務跟進”的理念,爲用戶與全行業提供整合了文物藝術品資源、一站式全球拍行送拍和最佳的用戶體驗,以及強大的藝術品大數據基礎設施與行業藝術品金融解決方案。
相关阅读
2025-08-10 17:34:20
2025-06-15 12:26:49
2025-06-15 12:26:25
2025-06-15 12:25:49
2025-06-15 12:25:27
2025-03-31 17:03:59